1948年春,华北保育院的炊事员老李每天清晨都要做一件特殊工作——把刚挤出来的羊奶装进木桶,徒步5里山路送到托儿所。这个细节记录在《华北保育院工作日志》(河北省档案馆藏,档案编号JZ-1948-037)中,泛黄的纸页上至今还能辨认出"今日收羊奶12斤,分配至6名体弱幼儿"的钢笔字迹。在解放军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
2025-07-18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西柏坡精神是一座永恒的丰碑。它诞生于中国革命即将迎来全国胜利的关键时刻,却始终保持着最朴素的本色。今天,当我们走进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触摸那段历史,依然能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1948年6月的一天,毛泽东在西柏坡村外散步时,看到一位老乡正吃力地推着石碾碾米。毛驴的眼睛被一
2025-07-161948年10月,辽沈战役正酣,一封来自锦州前线的急电在深夜送达西柏坡。毛泽东披衣起身,在油灯下读完电报后,却皱起眉头——这份决定战局的关键情报,比规定时间迟到了37分钟。 据《中共中央在西柏坡》记载,他当即召见军委通信部门负责人,强调:"战局瞬息万变,指挥员晚一分钟看到电报,就可能多牺牲一个连的战士。
2025-07-15一、"月亮办公":西柏坡的不眠之夜1948年的西柏坡,每当夜幕降临,总有一盏油灯在中央大院持久地亮着。据中央办公厅《值班日志》记载,毛泽东保持着独特的"月亮办公"习惯——下午3点起床,工作至次日凌晨。中央档案馆藏的1948年7月值班记录显示:"主席今夜批阅东北局、华东局报告计17份,召见作战
2025-07-13在河北省平山县的群山中,西柏坡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出发地,更是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密码——不是宏大口号,而是藏在生活细节里的作风本色。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李银桥在《卫士长谈毛泽东》中记载的搪瓷缸故事,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注脚:毛泽东用同一个白
2025-07-10在河北省平山县那个不起眼的小山村,1948年的中央军作战室里,一个被历史铭记的细节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据《西柏坡纪事》记载,为应对物资极度匮乏的困境,作战室工作人员会将用剩的蜡烛头精心收集,重新熔铸成新的照明工具。这些摇曳的烛光,不仅照亮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作战地图,更映照出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宝贵品格。
2025-07-09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地标,见证了无数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党中央在此简陋的土屋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功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战略决策能力,扭转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局势。如今,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承载着这段光辉历史,通过西柏坡干部培训,将其中的军事智慧传承并发扬
2025-07-09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卷中,西柏坡这个太行山东麓的小村庄,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闪耀着永恒的光芒。1947-1949年间,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更孕育了中国共产党走向全国胜利的智慧和力量。今天,当我们回望那段峥嵘岁月,西柏坡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一部生动的革命教科书。一、战略转移的智慧
2025-07-08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圣地,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在此开展了丰富的党风党纪教育活动。1949 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 “六条规定” 与党的十八大后的 “八项规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推进作风建设的战略定力。研究两者的廉政教育衔接,对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六条规定” 与 “八项规定” 的对比“
2025-07-07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坐标上,西柏坡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个太行山麓的小村庄,既是解放战争的指挥中枢,也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前的最后一站。如今,西柏坡干部学院将这段历史转化为鲜活的教材,让每一名参加党员教育培训的干部,都能在这里触摸到最本真的红色基因。一、煤油灯下的“思想练兵场”1947年,中央工委进驻西
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