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课程咨询:031180761656、13663110508

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园地

人民伟力的精神密码:西柏坡干部学院的当代启示

来源:chuxin 时间:2025-09-29 14:04:04 浏览次数:

西柏坡红色教育

前往西柏坡的道路,在今天看来是便捷的。但当脚步真正踏入这片静谧的山区,一种巨大的历史张力便扑面而来:这个藏于太行山腹地的小村庄,为何能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指挥中心”?答案,或许并不全然在于运筹帷幄的智慧,更深藏于那片土地上迸发而出、如山似海的人民伟力之中。这也正是当代西柏坡干部学院希望每一位学习者去深切体悟的核心命题。

从数字到信念:1.2万子弟兵背后的精神动员

在西柏坡党员教育培训的课堂中,一个数字常被提及:在1947至1949年间,仅平山县一地,就有超过1.2万名青壮年参军入伍。这个源自《平山县志》的权威数据,若仅作为历史陈列,是冰冷的。但当我们将其置于历史语境中,它便拥有了灼人的温度。当时,平山县的总人口不过约20万,这意味着,每十几个平山人中,就有一人走上了战场。这不仅仅是军事动员,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认同与信念投注。它揭示了一个根本逻辑: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愿望高度统一时,所释放出的力量是无穷的。

“最小指挥部”与最广大后方的同频共振

西柏坡中共中央军委作战室的简陋,与它指挥的三大战役的宏大规模,形成了教科书级的对比。然而,更深层次的对比在于:这个“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所发出的每一道指令,都与解放区最广大的民心、民力形成了精准的“同频共振”。前线将士的冲锋,与后方群众“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奉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争体系。在西柏坡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中,这种感悟尤为强烈:真正的力量之源,不在于指挥场所是否阔气,而在于决策者的心是否与最广大人民的心跳同步。

从“支援”到“主人”:角色转变中的初心密码

西柏坡时期,群众对党的支持,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支援前线”的范畴。他们不仅仅是革命的同情者与帮助者,更被视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主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其一切构想的出发点,正是让这些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人民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这种深刻的角色定位,是赢得民心的关键。今天的西柏坡党员教育培训,其深层目的之一,便是引导党员干部重温这种“由民作主”的初心,思考一切权力的来源与归宿。

新时代的“答卷”:如何续写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因此,西柏坡的精神遗产,远不止于历史的光荣。它向今天抛出了一个严峻的“时代之问”:在和平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我们如何续写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硝烟散去,考验从“如何赢得战争”变为“如何赢得民心”时,答案依然蕴藏在西柏坡的土坯房和那些朴素的道理中。西柏坡干部学院所承担的,正是这样一座桥梁的作用——连接历史的智慧与当下的实践,让“赶考”的清醒与自觉,内化为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

行走在西柏坡,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从这里带走的,不应仅仅是感动,更应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激发和汇聚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民伟力,共同答好新时代的考卷。这,或许是西柏坡党员教育培训所能赋予每一位参与者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李老师


Copyright © 备案号: 冀ICP备19022893号-2 公安部备案号:130108020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