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报机里的历史回响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毛泽东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但少有人注意到,这场"考试"的命题早在一年前就已拟定——在中央机要处的土坯房里,滴滴答答的电报声昼夜不息。据师哲回忆录记载,斯大林曾通过密电建议中共"划江而治",
2025-06-20一、引言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干部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干部培训,以传承西柏坡精神为核心,为筑牢新时代干部 “赶考” 思想根基提供有力支撑。二、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涵“两个务必” 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
2025-06-20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西柏坡精神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思想内涵熠熠生辉。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这个太行山东麓的小山村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农村走向城市、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关键转折。一纸"安民告示"展现的执政初心1948年初春,中共中央刚进驻西柏坡不久,便发生了一件耐
2025-06-19红色教育的沃土上,西柏坡始终闪耀着独特的光芒。1947-1949年间,这个太行山麓的小村庄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枢,孕育了影响深远的精神财富。如今,西柏坡干部学院将这段珍贵历史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资源,让每一位参训者都能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获得思想的洗礼。《中国土地法大纲》的诞生记1947年9月,西柏坡的一间普通农舍里,一
2025-06-18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西柏坡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1948年秋,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九月会议,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重要指示,这一珍贵史料记载于《毛泽东年谱》之中。如今,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将这段历史转化为生动的党性教
2025-06-18408封电报背后的高效决策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在西柏坡的土坯房里,向全国战场发出408封作战电报,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些电报平均每天4-5封,最短的仅几十字,却精准调度百万大军。西柏坡干部学院的党性教育课程中,这一数据被反复提及——它不仅是军事史上的奇迹,更是高效决策的典范。电报原
2025-06-17走进西柏坡:一座村庄与中国革命的转折西柏坡,这个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小山村,曾是中共中央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8年至1949年,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如今,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依托这一红色资源,成为党
2025-06-17在西柏坡档案特藏室,一份1948年中央军委《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中央档案馆藏档号:ZB-1948-036)正引发学员们的深思。文件中"各野战军每月作一次政策执行情况综合报告"的规定,与新时代"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这正是学院特色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的独特
2025-06-161948年的寒冬,太行山东麓的西柏坡村,一盏油灯在中央军委作战室彻夜长明。毛泽东在这间不足16平米的土坯房里,用铅笔在地图上勾画出三大战役的恢弘战略。这个细节被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军委作战室值班日记》所记载,那些密密麻麻的标记背后,是一个政党在历史转折点上展现的战略定力与决策智慧。今天,当我们走进西柏坡干部
2025-06-16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坐标上,西柏坡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个太行山麓的小村庄不仅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汲取精神力量的"红色磁场"。当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西柏坡学习培训以其独特的红色教育资源,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启迪。西柏坡精神:高质量
202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