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站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前,土坯房间仿佛仍回荡着 1948 年九月会议上 “六条规定” 的铿锵誓言。作为 “进京赶考”
精神的发源地,西柏坡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作风建设的深刻思考。在西柏坡干部学院的廉政教育课堂上,这段历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筑牢廉洁防线的生动教材。
“六条规定” 诞生于解放战争关键时期,内容涵盖 “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看似朴素的要求,实则是中国共产党对胜利后如何保持清醒头脑的深刻预判。西柏坡干部学院的专家在专题授课中指出,这六条规定不仅是纪律约束,更是共产党人对权力本质的清醒认知 —— 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从延安整风到西柏坡 “六条规定”,再到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共产党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
西柏坡干部学院将 “六条规定” 融入廉政教育全过程,构建起沉浸式学习体系。在中共中央旧址群的现场教学中,学员们驻足于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聆听讲解员讲述 “两个务必” 提出的历史背景。斑驳的桌椅、泛黄的文件,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对 “糖衣炮弹” 的警惕。学院还创新推出 “情景党课”,通过角色扮演再现 “六条规定” 出台时的讨论场景,让学员在历史情境中感悟廉政建设的紧迫性。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说教,使廉政教育入脑入心。
在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西柏坡干部学院组织学员结合当下实际,探讨 “六条规定” 的时代价值。一位基层干部分享道:“‘不做寿、不送礼’看似简单,却直指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的根源。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从细节做起,以清正廉洁的作风取信于民。” 学院还邀请专家剖析典型案例,将历史经验与现实警示相结合,引导学员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自我的要求。
从西柏坡 “六条规定” 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变的是时代环境,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对作风建设的执着坚守。西柏坡干部学院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正以 “六条规定” 为教材,为党员干部上好廉政初心课。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汇,理论与实践融合,每一位学员都深刻认识到:唯有始终保持 “赶考” 的清醒和坚定,严守纪律规矩,才能在新时代的 “考场” 上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答卷。
西柏坡干部学院将继续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引导党员干部从历史中汲取力量,让 “六条规定” 的精神内涵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