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课程咨询:031180761656、13663110508

培训动态

培训动态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培训动态

传承红色基因 铸就航空脊梁——航空工业研发团队西柏坡党性教育专题培训侧记

来源:chuxin 时间:2025-08-06 14:04:51 浏览次数:

0.jpg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新时代航空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航空工业集团下属某重点研发单位近日组织科研骨干前往革命圣地西柏坡,在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开展专题党性教育培训。此次培训通过沉浸式学习"西柏坡精神",引导航空科研人员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加快实现航空科技自立自强筑牢思想根基。

西柏坡作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历史印记。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九月会议"),毛泽东同志在会上特别强调:"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据《毛泽东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这一重要指示不仅为夺取全国胜利指明了方向,其蕴含的纪律意识和进取精神,对当前航空装备研制工作仍具有深刻启示。

在西柏坡党性教育课程中,参训人员重点参观了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这间不足35平方米的土坯房,曾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指挥中枢。讲解员特别指出,当年作战室墙上悬挂的军用地图,都是用不同颜色碎布拼接而成(史料来源:《西柏坡纪念馆馆藏文物研究》)。在这种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党中央却创造了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奇迹,这种化劣势为优势的智慧,令从事航空尖端技术研究的学员们深受触动。

专题教学环节,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专家以"从电报往来看党的执行力"为题,深度剖析了1948年中央军委向各野战军发出的408份电报。这些平均每天1.3份的电报(数据来源:《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河北人民出版社),展现了党中央"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严明纪律。参训的航空科研人员结合型号研制中的"节点意识",开展了"新时代航空人的执行力建设"专题研讨。

培训创新设置了"军工报国精神传承"特色课程。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教员生动讲述了1949年党中央筹划新中国航空工业建设的往事。当时周恩来同志特别批示"要尽快建立我们自己的空军"(据《周恩来军事文选》),这个战略决策直接催生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诞生。参训人员通过对照学习"西柏坡时期战略谋划"与"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进一步强化了"铸国之重器"的历史自觉。

在体验教学环节,学员们重走了"中央机关进京赶考路"西柏坡段。这条3.5公里的山路上,特意设置了"航空工业发展里程碑"主题展板,将1949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的时间轴线,与我国航空工业从修理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相互映照。这种独特的教学设计,使学员们深刻体会到"赶考永远在路上"的时代内涵。

此次培训特别注重学用结合。在西柏坡党性教育实践课上,参训人员以党小组形式,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开展"西柏坡决策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还原党中央当年"一张地图、一部电话"的决策场景,启发科研团队在资源有限条件下突破关键技术的创新思维。许多学员表示,这种"沉浸式党史学习+科研痛点破解"的培训模式极具启发性。

航空工业集团始终重视将红色教育融入科研队伍建设。此次西柏坡培训通过深挖"九月会议"决策智慧、军委作战室运作机制等鲜活的党史素材,为航空科技人才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参训团队已将"西柏坡决策方法论"转化为"型号研制风险管控清单",真正实现了红色教育向科研效能的转化。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航空工业科研人员将以此次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学习为契机,永葆"赶考"清醒,把"两个务必"的优良作风融入航空装备研发全过程,为建成世界一流航空工业集团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思想动力。西柏坡精神的时代光芒,必将在建设航空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绽放新的光彩。

作者:李老师

Copyright © 备案号: 冀ICP备19022893号-2 公安部备案号:130108020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