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近日,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组织党员干部赴革命圣地西柏坡,通过专题教学、实地观摩、情景体验等形式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本次培训依托西柏坡干部学院优质资源,重点聚焦"两个务必"精神传承与数字化转型中的"赶考"意识,为政务数据工作注入红色动能。
一、沉浸式课堂:从"最小指挥部"看决策智慧
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微课堂中,学员们深入了解了1948年中央军委作战室的运作细节。据《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中央文献出版社)记载,这间不足35平方米的土坯房内,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仅用一部电话、两张地图、三张办公桌,指挥了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内的24场重大战役。西柏坡干部学院教师特别剖析了"电报指挥"这一独特模式——战役期间中央日均发电报达30余封,通过数据精准传递实现战略调度,与现代政务数据治理的"一网统管"理念形成历史呼应。
二、数据人的"赶考"新解:从土改到数字治理
在专题研讨环节,学员们结合西柏坡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的调研制定过程展开讨论。历史档案显示,当时中央通过收集分析1.5万余份农村调查报告,最终形成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纲领文件。参训党员表示:"这种用数据支撑重大决策的方法,与当前我们推进的'一数一源一标准'政务数据改革异曲同工。"培训还特别设置"数据惠民"案例分享,将西柏坡时期"耕者有其田"的民生理念延伸至现代"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实践。
三、科技赋能红色教育:AR重现"九月会议"
本次党员培训创新引入数字技术,学员通过AR设备"走进"1948年九月会议现场,沉浸式体验毛泽东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战略方针的历史场景。西柏坡纪念馆数字化展陈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这种技术手段不仅还原了土墙灰瓦的会场原貌,还能调阅会议原始记录手稿,让理论学习更具穿透力。"
结业仪式上,参训干部围绕"新时代赶考路"提交数字化改革提案12份,其中"民生数据图谱绘制""云上红色档案库"等方案已纳入年度任务。局领导在总结中强调:"西柏坡的电台嘀嗒声与今天的数据流淌声,本质上都是为民服务的脉搏。我们要用'两个务必'校准数据工作的价值坐标。"
作者:李老师